开云入口凉鞋进化史:“走”出来的文明
栏目: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:2023-07-19
 开云入口近日,《中国新闻周刊》发布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,有六成人选择夏季不穿凉鞋,“为什么夏天不穿凉鞋了”等词条频频登上热搜榜。炎炎夏日里,凉鞋、拖鞋等是人们纳凉的法宝。作为一种符号和记忆,鞋子在悠长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,甚至是一些国家国宝级的物品。一双鞋的变迁,折射的是脚底下“走”出来的文明。  加拿大多伦多的贝塔鞋类博物馆,馆内收藏了12000多双鞋子,横跨数千年的历史。图为一款别致的运动

  开云入口近日,《中国新闻周刊》发布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,有六成人选择夏季不穿凉鞋,“为什么夏天不穿凉鞋了”等词条频频登上热搜榜。炎炎夏日里,凉鞋、拖鞋等是人们纳凉的法宝。作为一种符号和记忆,鞋子在悠长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,甚至是一些国家国宝级的物品。一双鞋的变迁,折射的是脚底下“走”出来的文明。

  ▲加拿大多伦多的贝塔鞋类博物馆,馆内收藏了12000多双鞋子,横跨数千年的历史。图为一款别致的运动鞋。(图片来自新华社)

  因为制作简单,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足上用品就类似于凉鞋的构造,它是由原始的包裹物演变而来的。每个地域的古代文明时期都曾出现过不同形式的草编鞋,只需在鞋底系上带子或绳线。

  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早的鞋子,发现于美国密苏里州境内,距今约8000年。它是由植物纤维编成的凉鞋,为美洲土著人所穿,草鞋的植物编织材料有稻草、麦秸、玉米秸等多种选择。草鞋在中国古代社会也是必需品。《诗经》云:“纠纠葛屦,可以履霜。”其中的葛屦就是以葛制成的草鞋,先秦人将这种草鞋称为“屦”。

  在周朝,无论地位的尊卑,众人皆可穿草鞋。哪怕是周朝的王室,也将草鞋作为夏季用鞋的标配。鞋子与衣服的搭配是与身份和地位有关系的。比如鞋子需要与衣服的颜色、款式匹配,《仪礼》中说,夏天穿葛屦“玄端黑屦”“素积白屦”,即夏天穿用葛草编结的鞋子,若身上是黑色的衣服,则要穿黑色的鞋,若穿腰间带褶的白色丝织衣裳,则用白色的鞋子搭配。

  苏轼《定风波·莫听穿林打叶声》中的名句“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”,其中的芒鞋也是草鞋。在古代社会生活中,草鞋是标志性的文化符号,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,古代的侠客隐士常以穿草鞋为豪。因为草鞋的原料来自大自然,就算到现代,崇尚自然的人仍然爱穿草编凉鞋。

  随着时代的发展,一种新型的“凉鞋”——木屐出现了。与草鞋相比,它更耐用。在宁波博物馆中,就保存了一双起源于良渚时期的木屐,至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,属良渚文化遗物。

  木屐是最早的拖鞋样式,南北朝时又叫“呱嗒板儿”。它一般以质地坚硬的木板制成,搭配布带、革带等。李白在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中写道:“脚著谢公屐,身登青云梯。”其中的“谢公屐”就是一种木屐,它的发明者是“山水诗派”鼻祖、南北朝的谢灵运。

  谢灵运出身名门望族,他性格洒脱,对官场并不在意,但是对游山玩水颇感兴趣。他发现,爬山时如果将木屐去掉前齿,下山时去掉后齿,更能在登山的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。他根据想法改进了木拖鞋,使它成为流行一时的潮流产品,史称“谢公屐”。这种改良后的拖鞋很受欢迎,甚至还流传到了日本、朝鲜等地。

  随着时代的发展,草鞋、木屐等逐渐淡出了视野,成了非主流,而以皮、木、竹、麦秸等天然材料,或是更加轻便柔软的橡胶、塑料等制造的凉鞋、拖鞋更为普遍。

  人字拖又叫“夹趾拖鞋”,单听其英文单词(Flip-Flops)的发音,有一种踢踢踏踏的节奏感,传递出随意和自在之感。医学界对穿“人字拖”引起关节疼痛、脚踝扭伤等问题的争论一直都有,但在一些处在热带的国家或城市,人字拖依旧是夏日鞋子的首选。甚至在巴西,人字拖成了一种时尚的文化符号。

  据考证,巴西的人字拖源于日本木屐。在巴西,人字拖和咖啡豆、面包和牛奶一起被列入人们生活的必需品。巴西国宝级的人字拖品牌,每年能卖出数千万甚至上亿的数量。就连巴西前总统也曾穿着人字拖上镜,可见这款鞋在该国的国民度非同一般。

  巴西国宝级的拖鞋,还出入了奥斯卡、世界杯足球赛等重要场合,成为奥斯卡提名者伴手礼和世界杯足球赛的“周边”物品。这与其高质量、设计感是分不开的。

  人字拖于1962年传入欧洲,最初只有黑色、深蓝色两种颜色。20世纪90年代,巴西推出了彩色人字拖,尽管售价比原来高出一倍,却给市场带来了突破性发展。随后又设计出颜色更丰富、鲜亮的款式,并且增加了水晶等饰物,有的鞋底做成加厚款,人字拖上的印花也越来越个性化,使其更富青春活力。

  巴西人酷爱人字拖,也与其当地的取材有关。巴西的天然橡胶世界闻名,产量高、质量好、经济寿命长,以这样材质制成的鞋更柔软、更合脚,也更耐磨。

  从历史的演化来看,鞋子是人类文明、技术和审美能力发展的一个缩影,同时记录了社会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和发展。

  在《中国新闻周刊》关于凉鞋的一项社会调查中,近六成人选择夏季不穿凉鞋,其中“00后”占了60%以上,超过其他年龄段。在不爱穿凉鞋的原因中,“脚容易晒黑”排名第一。不少网友开玩笑地评价:“凉鞋自己也没想到,打败自己的不是其他新产品,而是八竿子打不着的‘防晒’。”从防晒衣到防晒帽、防晒口罩,再到不穿凉鞋,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防晒真是“武装到了脚趾”。

  记者发现,“夏天不穿凉鞋”的其他原因与现代生活和工作方式有关。比如,开空调脚冷、上下班赶时间跑不快、坐地铁和公交怕被踩、开车不方便等。这些原因不无道理,鞋子的变化永远是应当代人的需求而进行的。

  所以,与传统凉鞋相比,越来越多的变种凉鞋脱颖而出,受到了人们的喜爱。比如年轻人喜爱洞洞鞋,在夏天走路、空调房保暖等方面都比传统凉鞋更有优势。再比如透气网面的运动凉鞋和运动拖鞋,这些与近年的运动潮流和时尚有关,在衣服穿搭、生活场景上更能搭配,适合现代生活。

  在加拿大多伦多,有一家专门收藏鞋子的博物馆,建于1995年,叫贝塔鞋类博物馆。馆内收藏了12000多双鞋子,从古埃及时代的草鞋,到精致华贵的缎面女鞋和深受现代人喜爱的运动休闲鞋,横跨数千年的历史。

  博物馆内还珍藏了不少名人的鞋子。如维多利亚女王的象牙睡鞋、丘吉尔的皮靴、伊丽莎白·泰勒的银色拖鞋等。有趣的是,话剧《倾城之恋》在多伦多演出期间,梁家辉在剧中穿过的一双皮鞋被博物馆相中,永久收藏于博物馆展出,这也是华人明星的鞋子首次被该博物馆收藏。

  此外,博物馆还有各种材质的鞋,如兽皮、瓷土、木材、花草、金属、丝绸等,形状多到匪夷所思。鞋子的来源从深山猎户到皇亲贵族,从中国的三寸金莲到撒哈拉沙漠的烫沙凉鞋,从14世纪的埃及芦苇鞋到世界滑冰冠军的冰鞋等,包罗万象。

  达·芬奇曾说过,人类的脚是一项工程学的杰作和一件充满艺术气息的作品。鞋亦如此。从鞋子的进化史可以品出“走”出来的文明,它的生命力永远来自当下的需要,它的创新同样值得期待。(完)